华海药业:一季度净利润同比预降41%-50%
美食 2025-04-05 15:34:16 510 0
而由于地层很深,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在古地下水中滞留很久,可能达到上千年。
2016年汛期(6-8月)京津冀有卫星影像的333条河流中,227条断流落实新能源汽车补贴和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财政补贴政策,力争到今年底实现全省公共服务系统新能源车年度购置占比40%以上。
10月底前兰州等4城市集中供热基本实现全覆盖10月底前,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等市建成区集中供热基本实现全覆盖,其他10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建成区集中供热能力和供热面积进一步提高,具备实施集中供热条件的其他各县市区要积极推行城区集中供热。加大国道、省道和区域间公路扬尘防控力度,重点是新改扩建道路施工,要定期进行洒水降尘,减少道路扬尘污染。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无定期排放检验合格报告的机动车,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兰州作为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城市,要落实煤炭减量和替代供应各项措施,2017年4个主城区燃煤总量要控制在620万吨以下。
按照该《方案》确定的目标,2017年我省空气质量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值将削减至81微克/立方米以下,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削减至38微克/立方米以下,全省14个市州所在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4.0%以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4项指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兰州等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方案》提出,我省将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有奖举报制度,对环境污染问题举报者给予奖励,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出台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持续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年活动。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查处力度,2016年共组织查处污染源自动监控弄虚作假典型案例19起,拘留41人。环境质量在全国范围和平均水平,总体向好,但某些特征污染物和部分时段部分地区出现恶化。
三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核与辐射安全可控,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稳定在万分之一以下,核电机组运行性能指标位于国际同类机组前列。
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完成四川、上海、江苏、山东4省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环保、公安开展联动执法1.7万次,联合整治突出环境问题6500个。总磷浓度下降幅度低于其他指标,912月成为地表水的首要污染物。启动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和合同节水管理。
全面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一是推动法律法规制修订。印发《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限期达标,逾期依法关停。
11月15日至12月31日京津冀区域供暖期间,PM2.5浓度为135微克/立方米,是非供暖期浓度的2.4倍,仅12月就发生5次重污染天气过程,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修订《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开展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共检查涉危险废物单位46397家,立案查处1539件,移送公安机关330件。
在全国推广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等经验,选择100个县开展示范。一是推动环境信息公开。
推进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等重点专项研究。发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引领作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入库项目630多个、总投资额6500多亿元。按照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的要求,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目标是: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9%,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3%,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8.3%,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4%,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降低2%、2%、3%、3%。三是颗粒物浓度持续下降,臭氧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中,97%完成保护标志设置,66%完成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实施多能互补系统集成优化工程,减少弃水弃风弃光,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推动重点城市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建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理设施,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等技术规范出台,在吉林等7省(市)开展试点。
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做好环境保护税开征准备工作。自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清洁油品。
(二)深化和落实生态环保领域改革。发布实施《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
开通环保部发布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及时做好信息发布和解读。督促各地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目前,河北、重庆率先实施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98万吨/日。
狠抓饮用水安全保障,加强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组织排查化工企业周边地下饮用水水源安全隐患,督促更换不安全水源或强化供水深度处理,继续开展饮用水卫生监测。中央财政安排资金60亿元,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严格按照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保持基本稳定。
配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起草工作。辽河、松花江等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有所上升。
指导督促138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制定综合治理方案。推进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项目。11月和12月,优良天数比例同比分别下降7.5、6.3个百分点,PM2.5浓度同比分别上升7.4%、5.4%。实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县区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联网,全面建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颗粒物组分和光化学监测网。
启动首批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推动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开展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试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
环境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12.4万余份,罚款6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56%;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行政拘留和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共22730件,同比增长93%。制定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